民俗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传统节日 >民族节日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云南富宁地区壮族民间传统交游节日,在每年农历一月至四月间举行,节期三五天。“陇端”,壮语,“陇”是下的意思;“端”是宽阔平坦的地方之意,直译为“到宽阔乎坦的地方去”,汉族称其叫“赶田坝街”、“赶风流街”,壮语又称“窝端”节。
  节日那天,附近村寨的男女老少都兴致勃勃地赶往街场去参加娱乐庆祝活动。街场上最吸引观众的是壮戏表演。壮戏是在壮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融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它的唱腔、念白均用壮语,由于流行地域、方言、艺术形式不同而分为数种流派。通常,壮戏表演要连日连夜进行,第一场是武打,以后每日白天演武戏,晚上演文戏。观众们看得如醉如痴,流连忘返。壮族小伙子和姑娘们最热衷的是自愿相聚,一起唱歌跳舞。青年男女初次见面,先唱见面歌,壮语叫“分哼那”,互相邀请对歌,就唱邀请歌,壮语称为“分同升”。一般男方唱邀请歌,姑娘不轻易回歌,多持慎重态度。因为一回歌就表示接受邀请。为试探对方学识才千,则唱盘问歌,壮浯叫“分同阐”。随着厂解的深入,双方产生好感,便唱赞美歌,壮语称为“分包”。-—旦情意相投,亘生爱意,就开始唱初交歌,歌词里曲折地暗示愿意与对方成为情侣,壮语叫做“分同迈”;双方态度明了后,接下上就唱坦率热烈的深交歌,互相海誓山盟,情真意切,直接表达自己炽热的爱恋,壮语称为“分同迈”。双方情意绵绵,难分难舍,可又不得不分手时,就唱起告别歌,互诉离愁并约定再见日期,壮语叫做“分同把”。一般对歌只要双方合意,往往从白天唱到日落。如果意兴未尽,就相邀到村寨里继续接唱。通常姑娘在屋里,小伙子在墙外,两人隔窗对唱,唱得情投意合,男女双方就会互赠信物,以示定情。从此,各自都不得冉与他人淡情说爱。

  农历三月,是壮族纪念北宋年间民族英雄依智高的节日—“陇端节”。陇端节又叫陇端街。据说侬智高起义后,几经征战,退守云南富宁县一带,最终失败。朝廷怕他们再次起事,就将一部分壮族人遣散到贵州等地。离别之时,万众痛哭,依依惜别。后来每到三月,流落他乡的人都回来探亲访友,一年一度的会集渐渐地形成了“陇端街”。“陇端”为壮语音译,意为“赶田坝”,因此“陇端街”又叫“赶田坝街”,它既有青年男女的觅偶求婚,又有歌舞表演和物资交易活动。

  届时,各村男女老幼云集在固定的汇合处,精心打扮的男女青年身着节日盛装,带着花糯米饭和其他礼物;成年人则带上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到此地进行交流。人们围聚在临时搭起的土戏台前,在爆竹声中,错锣鼓点急如暴风骤雨,具有民族特点的传统壮戏,一台接一台地上演,观众人山人海,群情沸腾。

  树林里、沟溪边,姑娘小伙在木叶、三弦的伴奏下,相互对歌,抒发情怀,寻找自己理想的情人。若白天俩人越唱越知音,便会一直唱到晚上唱到天明。唱罢,双方互赠花糯米饭,祝愿一年到头吉祥如意、愉快幸福,姑娘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毛边鞋送给相中的小伙子,小伙子则把花毛巾送给心爱的姑娘。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