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是大众生活民俗的艺术体现,是中国民俗文化的艺术瑰宝。中国传统民间工艺有哪些?中国民间工艺有:剪纸、年画、布艺刺绣、春联、陶瓷、漆器、花灯、泥塑、木雕、风筝、竹编、皮影、编织、印染、微雕、玉雕、砖雕、石雕、核雕、内画、皮影、紫砂、蜡艺、文房四宝、书画、铜艺、面塑、木偶、糖人等。
剪纸
又称刻纸,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民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产,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流派:蔚县剪纸、山西剪纸、陕西剪纸、山东剪纸、扬州剪纸、佛山剪纸、福建剪纸。
年画
年画俗称门神、喜画,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春节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汉族最常见的民间艺术,汉族特有的绘画体裁,以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佛山木版年画、潍坊杨家埠年画为代表。
布艺/刺绣
别称丝绣,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工艺,中国民间工艺瑰丽的奇葩,中国古代妇女的智慧结晶,集传统手工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四大名绣: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四大名锦:苏州宋锦,成都蜀锦,南京云锦,广西壮锦;绣花、挑花(十字绣)、贴花及其他工艺品,布老虎、绣荷包。
春联
又称“春贴”、“门对”,起源于桃符,华人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具有悠长的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贴春联已成为民间最重要的节日习俗,以对仗、工整、简洁、喜庆为主要特征的汉族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
陶瓷漆器
起始于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瑰宝,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国古代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的杰作,代表派系:中国传统工艺三绝:北京景泰蓝、福建脱胎漆器、江西景德镇瓷器;以及龙泉青瓷、扬州漆器、洛阳唐三彩、北京雕漆、平遥推光漆器等。
花灯
又称灯笼,中国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汉民族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汉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宝,闹花灯为元宵节节日习俗,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著名派系:潮州花灯、芷溪花灯、秀山花灯、泉州花灯、北京宫灯。
泥塑
俗称彩塑、泥玩,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手工艺,贴近生活又具有艺术魅力的传统工艺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天津泥人张(中国梦娃)、惠山泥人、无锡彩塑、凤翔泥塑、高密泥塑、敦煌泥塑。
木雕
起源于新石器时期,以木材及树根为材料进行雕刻制作而成的观赏性工艺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代表派系:东阳木雕、泉州木雕、乐清黄杨木雕、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
风筝
别称纸鸢,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有着悠久历史和高超制作技艺的民间艺术,风筝制作四艺:扎、糊、绘、放,放风筝为清明节传统习俗,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其他派系:阳江风筝,开封风筝等。
竹编
汉族特色手工艺品,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及精湛的技艺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派系:东阳竹编、闽西竹编、三穗竹编、自贡龚扇、宁波草席、金陵折扇、苏州檀香扇、天竺筷等。
【中国传统民间工艺艺术】
染织绣类:刺绣,四大名绣有湘绣、苏绣、蜀绣、粤绣,还有苗绣、土族刺绣、满族枕顶绣、湖北挑花等;印染,蜡染、扎染、蓝印花布、彩印画布;织锦,四大名锦有苏州宋锦、成都蜀锦、南京云锦、广西壮锦;
塑作艺术:泥塑中有天津“泥人张”、无锡彩塑、惠山泥人、凤翔、高密。民间脸谱、糖人;北京面塑、粤西木偶。
剪刻艺术:陕西剪纸、河北蔚县染色刻纸、山东剪纸、湖北剪纸、浙江浦江戏曲剪纸、浙江乐清细纹刻纸、广州佛山剪纸;皮影,滦州皮影代表,成都灯影戏。
雕镌艺术:玉雕,上海玉雕、北京玉雕、扬州玉雕、南阳玉雕;木雕,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曲阜楷木雕,南京仿古木雕、苏州红木雕、剑川云木雕、上海白木雕、永陵桦木雕、泉州彩木雕;石雕,砖雕,核雕,微雕。
绘画艺术:年画,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佛山木版年画,潍坊杨家埠年画。农民画、内画、唐卡。
编织艺术:草编,浙江慈溪「草编之乡」、湖南金丝草帽、河南草编、山东草编、湖南临武龙须草席。竹编,浙江嵊县竹编、浙江东阳竹编、四川成都瓷胎竹编、四川崇庆竹编。漆器,北京雕漆、福州脱胎漆、扬州点螺漆、平遥推光漆。绢花仿真花。
扎糊之类:纸扎,湖北黄石西塞村纸扎;彩灯,泉州花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
其他方面:脸谱,北京工艺泥塑脸谱,京剧脸谱;瓷器,江西景德镇、福建泉州市德化县、湖南醴陵市。文房四宝、宜兴紫砂、蜡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