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非遗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傩舞(寿阳爱社、祁门傩舞、邵武傩舞、湛江傩舞、文县池哥昼、永靖七月跳会)

傩舞.jpg

傩舞是传统社会具有祭祀礼仪性质的原始舞蹈,历史悠久。据传,周代时曾有“大傩”、“乡人傩”的称谓,汉代以后逐渐成为国家正统礼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傩舞以驱瘟逐疫、祈求平安为主要目的,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表演时,舞者头戴面具,呼喊赶逐,引来众多追随围观者,场面十分热闹。傩舞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尤以长江流域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安徽和黄河流域的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分布最多。在西南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中,还流传着不少形式多样、功能复杂的傩仪及傩舞,极具民族特色。


傩舞·寿阳爱社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寿阳县

爱社傩舞发源于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中部,是黄河文化发祥地极其古老、原始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现仅流传于太行山西麓的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境内。寿阳古有上艾、中艾、下艾(今盂县)之称,爱社傩舞即因此而得名。

寿阳爱社傩舞借助巫傩形式演绎“轩辕大战蚩尤”的传说,展现了远古人类狩猎时代的傩崇拜意识和炎黄儿女勤劳勇敢、顽强奋斗的民族精神。爱社傩舞主要在轩辕黄帝生日庆典、祭祀和祈雨等场合表演,前后约需50分钟。舞队由24人组成,其中6名大鬼戴鬼脸面具表演,18名小鬼在两边站成城郭形助阵。整个表演由“武势”(基本动作,表现战前准备)、“倒上墙”(摆阵对垒)、“直墙”(队形变蛇蜕皮)、“小场”(攻城失败,重新布阵)、“过关”(脱靴偷袭,越城夺旗)、“耍桌”(攻城胜利,百姓沿街犒赏) 等环节组成,显示出质朴自然的特征。

寿阳爱社傩舞反映了远古人类由狩猎文明向农耕文明演变的历史进程,对这一古老艺术进行挖掘整理,有利于促进山西乃至整个中原地区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目前,爱社傩舞传人年事渐高,面具制作工艺几近失传,亟待抢救。


傩舞·祁门傩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祁门县

流传于安徽省祁门县的傩舞源于原始巫舞,是中国远古时代在腊月举行的一种驱鬼逐疫仪式。傩仪过程中,人们戴上面具装扮成傩神,跳起凶猛、狂热的舞蹈驱逐邪祟。在徽州,汉代就已有“方相舞”和“十二神舞”的名称。其后傩的内涵日益丰富,增添了祛邪扶正、祈福求安、祭祀祖先、祝祷丰收等内容,又有了表现劳动生活与民间传说的内容。

祁门傩舞历史上一直存在,明清时期更为盛行。祁门很早就有“傩仆”制度,大户人家养着傩戏班,每逢庙会、祭祀、送灶、秋醮、迎春,均会演出傩戏傩舞。表演时,舞者头戴木刻面具,身穿蟒袍,手执干戚等兵器,在节奏强烈的音乐和鼓点伴奏下表演驱鬼仪式和神话传说故事。祁门芦溪村的傩仪保持着古代傩祭的原始风貌,沿村行傩,边走边舞。每年正月初二先行请神仪式,然后开始傩舞表演,节目有“先锋开路”、“土地杀将军”、“刘海戏金蟾”等。初三至初六到本村许平安愿的人家表演,各家以木盘盛米酬神,演毕,舞者将米倒入布袋带走。全部演出节目均无唱腔、对白,仅以锣鼓伴奏。黟县西武乡的绛霞、章墩和碧山乡的西山下等村每年正月初三都要迎请傩神老爷,祈求辟邪消灾,也是行傩的一种形式。

祁门傩舞是传统傩文化的形象体现,从中可体察出古代先民的宗教意识、民俗意识和审美意识,为我国不同历史阶段民风民俗和文化风貌的研究提供参考。祁门傩舞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目前面临着人员老化、传承人匮乏、经费不足等各种现实问题与困难,濒临失传,急需抢救保护。


傩舞·邵武傩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邵武市

邵武傩舞是福建省邵武市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流行于邵武的大埠岗、和平、肖家坊、桂林、金坑等乡镇。据和平镇坎下村前山坪自然村遗存的一方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的石碑记载,邵武傩舞始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地不使用“傩舞”的名称,而以“跳番僧”、“跳八蛮”等具体节目名相称。各村跳傩所举行的时间和奉祀的愿神都不尽相同。

邵武傩舞留存了祭仪乐舞中驱傩的原生形象,没有故事情节也没有说唱,在面具、服饰和舞蹈动作等方面均明显带有古傩的余韵。除保留中原地区原始的驱疫逐鬼内容外, 邵武跳傩还增添了祈求健康平安、生子添丁、学业有成之类的内容。表演时,舞者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伴随着鼓点乐曲前后穿梭跳跃,在空旷的大地上歌舞、呼号,舞蹈动作复杂,展现一股质朴粗犷的气质。

邵武傩舞是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古越文化交汇的产物,它融释、道、儒和民间信仰于一体,内涵丰富,在全国各种地方傩文化中独具一格, 具有历史文化、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原有的傩舞班日益凋零,老艺人相继谢世或年事已高,面临接班人缺乏的问题。而现代文化生活的日益多彩多姿,也给了傩舞这一古老文化以重创。


傩舞·湛江傩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

广东湛江上古为百越之区,清代以前系雷州府与高州府属地。湛江傩舞是古代湛江地区人民祭雷遣灾、祷神求安的一种传统舞蹈,俗称“走清将”、“考兵”、“舞六将”、“舞二真”等,流传于湛江市麻章区的湖光、太平,雷州市的南兴、松竹、雷高、杨家、白沙、附城、沈塘及吴川市的黄坡、博铺等地。

据《雷州府志》记载:“自十二日起曰‘开灯’,连至十五夜。每夜彩灯或三四百为一队,或五六百为一队,放爆竹,烧烟火,装鬼判诸色杂剧,丝竹锣鼓迭奏,游人达曙。城市为最,各乡圩间有之,是曰傩,谓之‘遣灾’,亦有至二十八日或二月十二日乃傩者。”湛江傩舞在农历正月十三至正月二十八日或二月十二日祭雷遣灾保平安活动中表演,以雷首公与五方位雷公将的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

傩仪活动是由道士在庙前设坛,向神灵燃烛、焚香、烧纸宝、供三牲。接着颁令、颁符、敬请五色旗队、八宝、飘色、锣鼓班、傩舞队等各路兵马到坛前扎寨练兵,然后到各家各户赶鬼驱邪,保佑平安。之后游神,游神队伍浩浩荡荡到村镇各土地公管辖境界敬祭。游神之后,队伍回到神庙广场前,再次举行祭神仪式至结束。

湛江傩舞的面具十分突出,其中有木质面具、橹罟质面具、牛皮质面具及彩冷脸谱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傩面具,还有保存了六百多年的雷傩面具。面具造型,武相豪放不羁、粗犷狞厉,文相端庄俊秀、气宇轩昂,是古代雷州半岛人民敬雷崇雷文化的承传,是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

湛江傩舞是湛江地区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古代雷州半岛人民敬雷崇雷的风俗,具有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近年来,湛江傩舞传承不力,影响到整个舞蹈的生存发展。目前,湛江市政府正在下大力挖掘、整理和研究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以期形成“社会参与,共同保护”的氛围,从而达到有效保护、促进传承之目的。


傩舞·文县池哥昼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文县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古称“阴平”,位于甘肃省最南端。其境内林海苍莽,碧水萦绕,既有北国之雄奇,又有南疆之灵秀,文县傩舞池哥昼即产生于此。

池哥昼又称“鬼面子”,因表演时头戴面具,亦称“白马面具舞”。在白马藏族语中,“池哥”为山神之意,“昼”表示舞蹈。白马人是古代仇池国白马氏族后裔,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白马藏族没有文字,也不识藏文,却有其独特的语言,民族舞蹈便是他们记录语言的肢体文字,伴随着他们民族的形成而诞生。

文县池歌昼流传于文县的铁楼藏族乡和石鸡坝、天池等地,它集舞、歌、乐于一体,既带有神秘的宗教气氛,又显示出浓厚的娱乐色彩。池哥昼是山寨群体性活动,有固定的表演形式,它以舞蹈贯穿始终,服饰、道具、舞姿等都有别于其他歌舞样式。池哥昼舞队一般由9人组成,其中4人扮成山神,称为“池哥”;两人扮成菩萨,称为“池姆”;两人扮成夫妻,称为“池玛”;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儿童扮成猴娃子。四个“池哥”和两个“池姆”均戴面具,两个“池玛”一般装束,猴娃子脸抹锅黑,颇似舞台丑角。每年春节期间,各村的池歌昼传人“乐佰”都要组织祭祀活动,从东向西逐村逐户地为村民除恶驱邪、祈福迎祥。活动自正月十三日从铁楼乡的麦贡山村开始,逐村挨户欢跳,大村寨两天,小村寨一天,正月十八日在李子坝、迭堡寨村结束。

文县池哥昼是遗存于白马藏族生活中的一种原始古朴的群体祭祀舞蹈,千百年来一直承载着白马人的喜怒哀乐。目前,传统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革,池哥昼的传承链出现断裂,亟待抢救保护。


傩舞·永靖七月跳会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永靖县

永靖傩舞俗称“七月跳会”,流传于甘肃省永靖县西部山区杨塔、王台、红泉和三塬等乡镇的汉族聚居村落。据考古发掘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永靖便已出现了祭坛和彩陶纹饰。据《水经注》记载,杨塔、王台一带的小积石山岩堂之内有“鸿衣羽裳”的“神人”活动,被羌人称为“唐述山”、“唐述窟”。另据炳灵寺石窟墨书题记和明代《河州志》记载,唐代永靖曾有过“防秋健儿”戴着假面防御番人抢收麦子之事。作为实物例证,七月跳会中的古旧面具正反映出唐代和明代的文化风尚。

七月跳会一般在因丰收而酬神还愿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的仪式上表演,整个傩舞由下庙、献盘、献牲、会手舞、发神舞、面具戏、赛坛等环节组成。傩舞队由九辖、牌头、旗手、锣鼓手等五十多人组成。两名九辖引领各大牌及会首祈福纳祥,九辖身着八卦衣,手握大刀,走在队形最前面;牌头、会手等头戴红缨鞋帽,身穿长袍彩服,随着九辖的方位变化而变化;锣鼓奏“跳舞”规定音乐。旗手的队形变化有“三回九转”、“跑大圈”、“跳方阵”等。面具(俗称“脸子”)有刘备、关羽、张飞、周仓、曹操、吕布、三眼二郎、阿阳、中、马及红、绿二鬼等三十多面。各庙所用的面具数不等,有的18副,有的36副,其中最精美也最古老的是杨塔焦壑庙面具。

傩舞戏表演剧目丰富,形式多样。按其演出的内容可分为歌舞型、戏剧型、杂耍型三种。歌舞型以歌唱舞蹈和锣鼓伴奏为表现形式,有《斩貂蝉》、《方四娘》等。戏剧型用人物之间的道白及简单唱腔展开故事,交战时用锣、鼓、钹等助威。每剧演出时间较长,保留着早期戏剧的雏形。主要剧目有《二郎赶祟鬼》、《五将》、《李存孝打虎》、《出五关》等。杂耍里的面具造型滑稽,人物插科打诨,内容幽默可笑,观之令人捧腹。主要有《笑和尚赶过雨》、《庄稼佬》等剧目。

永靖七月跳会是西北地区傩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蕴含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在古代宗教、民俗、音乐、舞蹈等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受现代文娱方式的冲击,永靖七月跳会出现失传危机,亟待保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侵权举报

相关阅读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