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
当前位置:汉程网 >民俗 >非遗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秧歌(济阳鼓子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原平凤秧歌、汾阳地秧歌)

秧歌.jpg

秧歌又称“扭秧歌”,是我国汉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同时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秧歌不断吸收民歌、民间武术、杂技、戏曲等民间艺术的形式技巧,逐渐由一般的演唱发展成为集体性的歌舞表演。秧歌动作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奔放热烈,为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清代以后在全国各地流传广泛,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民间舞蹈样式。


秧歌·济阳鼓子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济阳县

济阳县位于鲁北平原南部,北界商河,西北与临邑相连,徒骇河、黄河横穿东西,具有鲁北特色的济阳鼓子秧歌就产生和流传在这里。济阳鼓子秧歌历史悠久,相传兴起于明朝永乐年间,清朝年间就已普及,是黄河文化的优秀遗产。

济阳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有两种:“街筒子”和“跑场子”。街筒子是秧歌队走街串巷在行进中表演,前面是鼓队,后面是秧歌队。秧歌队分为三路和五路纵队,伞在中间成一单行纵队,两侧为鼓、棒、花相间的二纵队或四纵队。在街筒子的表演中既有集体舞,又有交叉于其中的对舞,所有变化都以伞为中心。“跑场子”是秧歌队到达场地后的表演。秧歌队根据锣鼓队的位置,面向大鼓,以一伞、四鼓、二棒、二花为一组,成单行依次排列进行表演。从两侧进场到场后左右分开,沿场地边缘行进,两队在场地前场中心相遇成一大圆圈。然后听从领伞人摇动拨槌发令,开始按预定的场图跑场。秧歌队跑场图不下几十种,场图套路分“文场”、“武场”、“文武场”。“武场”节奏欢快、热烈红火、舞姿雄伟,进出皆用舞蹈动作表现。“文场”场图变化明快流畅,舞者各自保持上身姿态,按所跑的场图路线快速穿行。也就是秧歌传人们常说的“武场看打、文场看走”。“文武场”则是半文半武的场图和动作变化,在表演中经常交替使用,进时多用“武场”,出时则多用“文场”。济阳鼓子秧歌锣鼓铿锵有力,舞姿粗犷豪放,气势恢弘磅礴,情感纯朴热烈,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地方风格。这种秧歌的主要角色包括伞、鼓、棒、花几类,其中伞又有丑伞和小伞之分。稳健的丑伞、俊丽的小伞、明快的手鼓、柔美的拉花组成一支特殊的演出队伍,以自由奔放的舞蹈反映出鲁北人民豪爽乐观、大方热情的性格。

济阳鼓子秧歌是济阳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济阳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特点的形象体现。作为民间广场舞蹈的经典,济阳鼓子秧歌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成就,在艺术学和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的价值。目前,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变迁,济阳鼓子秧歌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生存出现危机,急需抢救。


秧歌·临县伞头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临县

临县伞头秧歌是一种大型民间歌舞,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祭祀活动中的迎神赛会和民间傩舞,主要在晋西吕梁山区的临县及其周边地区,包括离石的西山、柳林的北山、方山的西北部及与临县隔河相望的陕北佳县、吴堡一带流传。

临县伞头秧歌一般在街头和广场表演,秧歌队人数不定,少则七八十人,多则两三百人。演出时前有门旗、彩旗和鼓乐队开道,中有架鼓子和各种小会子表演,后队由龙舞、狮子舞收尾。所有参演者在伞头带领下踩着锣鼓唢呐的节奏尽情舞蹈,远望犹如一条欢腾的彩色巨龙。

伞头秧歌有三十多种舞蹈场图、十多首舞蹈曲牌和四十多种演唱曲调,舞蹈以架鼓子最具特色,一支秧歌队里可以有数架鼓子。架鼓子由担任打鼓的男角、担任拉花的女角和担任扇风的丑角组成,男角打鼓,动作粗犷有力;女角耍扇,表演细腻动人;男女互相挑逗,嬉闹传情,丑角再从中插科打诨,一次次将表演推向欢快的高潮。

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伞头秧歌吸收各种民间艺术养料,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社火秧歌中独树一帜,成为黄河文化和黄土文化的典型代表。目前,临县伞头秧歌角色减少,曲牌流失,结构与内容变异,传人缺乏,面临生存危机,亟待抢救保护。


秧歌·原平凤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原平市

凤秧歌是流传于山西省原平市北贾村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以独特的表演道具、舞蹈形式和演唱风格在全国民间舞蹈中独树一帜。凤秧歌最早的历史记载见于清代光绪六年(1880),从最早可考的民间艺人李正环开始,承传至今已历六代。

凤秧歌的传统表演形式分为过街、踩圈、开轱辘三部分。过街,主要在街头行进和广场打场子时表演,由水镲指挥,由11人至15人表演。踩圈,是过街以后的定场表演,过街时所用的腰鼓、小锣均不再用。其表现手法是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类似表演唱,偶尔伴以简单的手势。开轱辘,演唱具有角色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此外也有从戏曲中截取的片断。以上三部分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可独立存在。凤秧歌共有四十余个节目,内容绝大多数是反映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如《五峰山赶会》、《观灯》、《看地》等。在纯舞蹈表演中,男角头戴覆有竹圈的小帽,身背特制小鼓,女角手打特制小锣。男角既要把帽子上富有弹性的竹圈甩出去绕着身体,又要把腰间的花鼓敲响,其特点是动作舒缓、刚柔相济、风趣幽默、引人入胜;女角的特点是在击锣的过程中,头部、两臂前后交替摇滚,尤似鲤鱼摆尾,以精巧雅致的古典美和玲珑剔透的艺术气质给人以美的享受。

凤秧歌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竹圈甩帽上,受这种道具的影响,凤秧歌的舞步呈现出慢悠悠、晃悠悠的特点。与山西其他地方小戏和民歌相比,凤秧歌的演唱风格更为自由,其中运用了大量的虚词,整个曲调显现出高亢昂扬、舒缓悠长的特点。凤秧歌常与“上院”、“踩街”、“撵瘟神”等民俗活动连在一起演出,几乎成为民俗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在原平乃至晋北民俗和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随着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原平凤秧歌日趋式微,目前能够表演这一民间舞蹈的老艺人相继谢世,技艺逐渐失传,急需抢救扶持。


秧歌·汾阳地秧歌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汾阳市

汾阳地秧歌是流传在山西省汾阳市、孝义市的一种民间艺术,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地秧歌以演唱为主,武场地秧歌以舞蹈为主。它起源于唐朝宫廷艺术,后随汾阳王郭子仪后裔传往其属地汾阳栗家庄,逐渐发展而来。

汾阳武场地秧歌演员造型奇特,舞蹈形式系由武术动作和式法演变而来,表演套路丰富,变化多端。主要套路有,“开场大阵”、“二龙出水”、“蛇褪皮”、“蒜辫子”、“单勾心”、“十字花”、“三十六连勾”、“两条龙双引”等。花棒手有“叫棒”、“弓马势”、“虎势”、“恶虎扑羊”等基本势法,小锣手有“天女散花”、“踏步提锣”和“挑辫链”等,腰鼓手有“凤凰单展翅”、“朝天一炷香”等。器乐表演动作妖娆多姿、妙趣横生、舒展大方,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

汾阳地秧歌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郁,在黄河流域农耕文化和汾阳地区娱神崇祀习俗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时下,汾阳地秧歌传人匮乏,技艺日渐简单化,演出队伍萎缩,人员老化现象严重,亟待抢救。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相关阅读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